緊急通知!7月1日起這類電動車全面禁行,附執(zhí)法細則與避坑指南
- admin
- 2025-06-29
- 出行攻略與工具
- 460瀏覽
- 2評論
緊急通告:自7月1日起,此類電動車將全面禁止上路行駛!同時,特附上全國范圍內的執(zhí)法規(guī)定以及如何避免陷阱的實用指南。
一、核心禁行范圍:3類車輛下月起全面禁行
政策劃重點(7月1日0時生效)
非標電動車,即不符合新國標規(guī)定的電動車,其特點包括:速度不超過25公里每小時、電機功率不大于400瓦特,并且具備腳踏騎行功能。
根據《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(guī)范》(GB17761-2018)的規(guī)定,陜西、海南、山西臨汾等12個省份的過渡期至6月30日結束,屆時,若懸掛臨時紅牌或白牌的車輛上路行駛,將依法被扣押,并強制進行報廢處理。
上海和廣東等地區(qū)實行的“以舊換新”財政補貼措施已同時停止,尚未進行車輛置換的車主需自行承擔費用,更換符合新國標要求的電動自行車。車主可通過訪問“全國機動車合格證信息查詢系統(tǒng)”,輸入車輛的車架號進行核實。
2. 無牌/套牌車輛
電動自行車必須張貼由公安機關發(fā)放的綠色牌照,電動摩托車則需佩戴藍色牌照,若車輛未懸掛任何牌照擅自行駛,將面臨車輛暫扣,并需繳納200至500元的罰款。
冒用、盜用車牌或者使用過期的臨時車牌,將遭受1000元以上的罰金以及行政拘留的處罰(以2024年深圳為例,查獲的套牌車輛案例已超過300宗)。
3. 非法改裝車輛
擅自拆除限速設備、增設電池容器、替換高功率電動機等舉動,若被發(fā)現,將導致車輛被暫扣,并處以最高2000元的罰款,同時,電動摩托車駕駛員的駕駛證將被扣12分(截至2025年,杭州已對1200多輛改裝電動摩托車進行了查處)。
二、騎行必備“三件套”:交警嚴查清單與處罰標準
合規(guī)騎行全指南(附2025年典型案例)
1. 3C認證安全頭盔
騎行者或搭載者需配戴符合GB 24429-2009規(guī)范的頭盔,若初次未按規(guī)定佩戴,將被要求觀看30分鐘的安全教育影片,若再次違反規(guī)定,將面臨20至50元的罰款(北京地區(qū)實行分級處罰措施)。
2025年5月,杭州某位外賣騎手因使用工地安全帽代替頭盔,遭到50元的罰款處罰,同時其行為也被記錄在平臺信用黑名單之中。
2. 機動車準駕駕照
駕駛電動摩托車(速度超過50公里每小時)須持有E類駕駛證,操作電動三輪車則需具備D類駕駛證,若C1駕照者駕駛此類車輛,將等同于無證駕駛,并可能被處以1000至2000元的罰款。
操作指引:請使用“交警12123”應用程序,輸入車輛的車架號碼,即可在10秒鐘內查得該車的性質信息,是機動車還是非機動車。
3. 車輛交強險
電動摩托車和三輪車載客必須購買交強險,否則一旦發(fā)生事故,車輛將需承擔全部賠償責任(據江蘇徐州2025年的路檢結果顯示,有32%的事故車輛未參保)。
三、嚴禁的“五大違規(guī)行為”,最高面臨萬元處罰!
2025年政策紅線(附執(zhí)法數據)
1. 加裝遮陽篷/擋風被
對違規(guī)者實施強制拆除措施,并處以50至200元的罰款,南京方面對屢次違法者將加罰500元,并對其車輛進行備案鎖定。
遮陽篷的使用導致事故發(fā)生率增加了37個百分點,僅深圳一地,2024年便發(fā)生了217起因遮陽篷引起的各類事故。
2. 違規(guī)充電行為
若個人將電池帶回家中充電,將面臨500至1000元的罰款,而若物業(yè)管理方未采取制止措施,其最高罰款可達1萬元(此規(guī)定依據《高層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規(guī)定》執(zhí)行)。
便民服務方面,北京和上海的小區(qū)中,智能充電樁的普及率已達到85%。用戶可通過掃碼充電,費用低至每小時0.5元。相關信息可通過“電樁地圖”APP查詢獲取。
3. 超員載人載貨
電動自行車僅允許搭載一名12周歲以下的孩童,電動摩托車則限定只能載一名成年人,而貨運三輪車若載人將面臨200至500元的罰款。
2025年4月,鄭州地區(qū)一位外賣配送員擅自安裝座椅搭載兩人,結果受到了相應的處罰:他被扣除了6分,并被處以800元的罰款,同時,其接單權限也被暫時剝奪。
4. 非法營運行為
- 電動車從事網約車拉客,廣州等地最高罰3萬元并沒收車輛;
合規(guī)途徑:美團、餓了么等外賣平臺接納電動摩托車入駐,用戶需提交D/E類駕駛證照片以及車輛的相關證明材料。
5. 超齡/未成年騎行
電動自行車騎行者須年滿16歲,電動摩托車騎行者年齡應在18至70歲之間。然而,天津一位年僅14歲的少年駕駛超標電動自行車時被查獲,其監(jiān)護人需承擔相應的連帶罰款責任。據統(tǒng)計,截至2025年,全國范圍內已查處未成年人違規(guī)騎行電動車的案例超過4700起。
四、全國執(zhí)法差異與便民措施速覽
分地區(qū)政策關鍵點(2025年最新)
柔性執(zhí)法措施在成都和惠州實施,對于初次未佩戴頭盔或輕微逆行的行為,當事人只需參加一小時的交通規(guī)則學習并簽署承諾書,便可免除罰款處罰。
浙江寧波與山東青島兩地對以舊換新政策的補貼期限進行了延長,直至7月15日,消費者在此期間進行舊車置換,可享受800至1500元的補貼,前提是需攜帶購車發(fā)票至指定門店辦理。
杭州和武漢兩地對未置換車輛實施臨時通行政策,準許這些車輛在郊區(qū)非主要道路行駛,直至2025年年底,但前提是必須完成臨時通行備案手續(xù)。
五、車主72小時緊急行動清單
登錄“全國機動車合格證信息查詢系統(tǒng)”,驗證車輛屬性,確認是否屬于超標車輛。
2. 辦置換報廢:聯系購車門店或車管所,確認補貼截止時間
考取駕照并購買保險:電動摩托車駕駛員需考取E類駕照(培訓時長為15天),而三輪車駕駛員則需要D類駕照,交強險可以在支付寶的“車險”模塊進行購買。
緊急通知電動車禁行執(zhí)法細則避坑指南騎行安全
本站文章除注明轉載/出處外,均為本站原創(chuàng)或翻譯。若要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,尊重他人勞動成果共創(chuàng)和諧網絡環(huán)境。
轉載請注明 : 文章轉載自 ? 途訊交通網 ? 出行攻略與工具 ? 緊急通知!7月1日起這類電動車全面禁行,附執(zhí)法細則與避坑指南